一种针式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针式绝缘子大范围的应用于各种高低压输电线路的连接和支撑,其使用方式为将导线捆扎在针式绝缘子的连接部件上,再将绝缘子固定于电塔或其他位置。为保证绝缘部件的绝缘性,其材料通常为陶瓷或者复合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弹性差,需要连接在金属材质的支撑部件上一起固定于电线杆或者其他位置。由于长期置于自然环境,线缆频繁晃动拉扯,容易使支撑部件及连接部件疲劳损坏或者磨损,捆绑的导线容易滑脱,支撑部件容易松动甚至断裂,一旦固定不稳或者失去连接,将会造成线路接地、跳闸甚至火灾、人身事故等各种后果。同时,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绝缘子上的金属零部件容易被电解腐蚀形成铁锈留存在绝缘子表面,使针式绝缘子降低甚至失去绝缘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改进现有针式绝缘子的结构,提高针式绝缘子的固定能力,降低松动滑脱的可能性,提高针式绝缘子绝缘能力,减缓电解腐蚀。
一种针式绝缘子,包括连接部件,绝缘部件和支撑部件,连接部件和支撑部件分别连接于绝缘子的上端和下端,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螺栓以及锁紧螺母,支撑部件通过支撑螺栓及锁紧螺母连接至电线杆、电塔等固定位置,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活动压板组,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的一端通过螺母等结构铰接,另一端相互接触部位分别设有挤压面,还包括弹性绝缘套,所述弹性绝缘套设于上压板及下压板之间,弹性绝缘套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两侧的弹性绝缘套沿直径方向朝外侧延伸形成可开合的鸭嘴状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安装于两个挤压面之间。所述支撑螺栓上依次套设有锁紧弹簧、挤压套、第一锌环和锁紧螺母,第一锌环上端面与挤压套接触,所述支撑螺栓设有弹簧定位面以抵住锁紧弹簧,锁紧弹簧压住挤压套使其压紧第一锌环。
绝缘子上方的连接部件需要连接和固定线缆,通过设置铰接的压板组可以更方便的固定和拆卸线缆,通过更换易损坏的上压板能延续绝缘子常规使用的寿命。为提高压板组常规使用的寿命及绝缘子绝缘能力,在上下压板之间设置弹性绝缘套,通过弹性绝缘套提高绝缘能力,同时借助其弹性更好的固定线缆,弹性绝缘套一侧开口以便于将线缆穿入,开口处向外凸出形成鸭嘴状凸出部,凸出部可以被压板组的挤压面压住以防止弹性绝缘套旋转滑动。由于线缆带电,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使支撑部件电解腐蚀,造成断裂脱落,通过在支撑螺栓上设置第一锌环,利用电化学原理使电解腐蚀转移到锌环上,避免锁紧螺母及支撑螺栓被腐蚀,通过定期更换锌环,能延续绝缘子常规使用的寿命,提高设备安全性。锁紧弹簧用于使支撑部件在锌环被部分腐蚀后依旧能够固定于相应位置。
进一步的,为提高锌环的保护能力,同时防止支撑部件旋转,所述第一锌环下端面经过粗糙处理,进粗糙化处理后形成的凹凸表面更容易引导电流通过,同时使第一锌环均匀腐蚀,延长其使用期限。
较优地,在所述绝缘部件与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防鸟罩,防鸟罩能预防鸟类栖落在绝缘子造成短路,防止鸟粪洒落在绝缘子表面降低其绝缘能力,同时遮挡雨雪,所述防鸟罩下方连接有均压环,所述均压环直径小于防鸟罩外径,通过设置均压环优化连接部件附近电场分布,避免降低由于局部电势差过大造成的击穿或放电等不利现象发生概率。
进一步的,为保证弹性绝缘套能够较好的固定,弹性绝缘套上的凸出部其凸出长度应不小于5mm,所述弹性绝缘套内外表面设有防滑纹,增强弹性绝缘套与线缆和活动压板上挤压面之间的作用力,增强连接强度。
较优地,为降低在多风地区线缆频繁晃动造成的连接松动,在绝缘部件与连接部件之间设置减震机构,包括连接于绝缘部件的减震座,减震座设有连接孔,还包括连接于连接部件的减震螺栓,减震螺栓与减震座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和配重块,所述减震座与连接部件之间设有第二锌环,所述第二锌环套设于减震螺栓,第二锌环用于防止减震螺栓等其他金属结构的电解腐蚀。
较优地,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的挤压面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加强连接面与弹性绝缘套上凸出部的连接强度,防止绝缘套松动。
由于强电压电流的存在,相关设备零部件的尖端棱角等部位易发生放电、火花现象,将固定螺栓、连接螺栓及减震螺栓的端部均处理为半球形,消除相关端面的棱角,降低上述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设备安全性。
连接部件2,上压板21,下压板22,弹性绝缘套23,连接螺栓24,挤压面211、221,凸出部231;
支撑部件3,支撑螺栓31,锁紧弹簧32,挤压套33,第一锌环34,锁紧螺母35,弹簧定位面311;
减震机构6,减震螺栓61,减震弹簧62,减震座63,配重块64,挡板66;
如图1中所示,一种针式绝缘子,包括绝缘部件1,连接在绝缘部件1上端,用于连接和固定线下端用于支撑和固定针式绝缘子的支撑部件3。其中,绝缘部件1两端设有螺纹孔11和12,连接部件2通过连接螺栓24与绝缘部件1连接,支撑部件3通过支撑螺栓31与绝缘部件1连接。
如图2、图3中,连接部件2包括上压板21、下压板22,下压板22与连接螺栓24连接在一起,上下压板在一端通过螺栓铰接,上下压板有凹形腔以可以在闭合后形成通道穿插和固定线缆。上下压板在闭合时的接触区域设有挤压面211和221,连接部件2还包括弹性绝缘套23,弹性绝缘套23设置于上下压板之间,上下压板闭合后可以夹住弹性绝缘套,弹性绝缘套23开口处分别向外侧延伸形成鸭嘴状凸出部231,装配时,线位于上下压板上的挤压面211和221之间,压板扣下后,该凸出部231即被加压面211和221压住,进一步的,为加强锁紧效果,防止旋转松动,使挤压面211和221经过粗糙处理,形成防滑纹。同理。将弹性绝缘套23设计为含有防滑纹的内外表面,以更好的固定线缆及固定于上下压板之间。
其中,连接部件2的下方有连接螺栓24以与绝缘部件上的螺孔11连接固定,在连接部件2与绝缘部件1之间设有防鸟罩4,防鸟罩4下方设有环形的均压环5,易知的,均压环5能够最终靠粘接或螺栓或其他方式固定于防鸟罩4下方区域,将均压环5置于下方有利于保护其不被损坏并隔开风雨阳光以减缓老化。
如图2中所示,支撑部件3通过支撑螺杆31与绝缘部件1上的螺孔12连接,支撑螺杆31为双头螺杆,支撑螺杆31上设有弹簧定位面311,弹簧定位面311下方依次设有锁紧弹簧32、挤压套33,第一锌环34以及锁紧螺母35,实际安装时,支撑螺栓31上端与绝缘部件1相连接,下端穿过支撑杆、电线杆或其他结构上的通孔,并通过第一锌环34以及锁紧螺母35固定,通过旋紧锁紧螺母35,使第一锌环34压紧挤压套33,锁紧弹簧32上段抵在弹簧定位面311,下端压紧挤压套。其中第一锌环34下端面经过粗糙化处理以使其可以越来越好的与固定结构连接以及通导电流。
如图4,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连接部件2与绝缘部件1之间还设有减震机构6以及第二锌环7。
减震机构6包括减震螺栓61,本实施例中,其由连接螺栓24改造而成,减震机构6还包括减震座63、配重块64以及减震弹簧62,其中,减震座63固定连接于绝缘部件1,较优地,配重块64设置成筒状以可套设在减震螺栓61上,减震螺栓31一端设有挡板65以抵住减震弹簧61。减震弹簧62设于挡板65以及减震座63之间,且位于配重块64内腔。
如图5,连接部件2与减震机构6之间还设有第二锌环7,第二锌环7套设于减震螺栓61上方,且位于减震座63上方,第二锌环用于避免和延缓减震机构及其附近金属结构电解腐蚀。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