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2025年起小规模企业连续3个月开票金额接近这个数严查!
该指标旨在监控小规模纳税人长期临近起征点申报,存在少申报出售的收益,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少缴增值税的税收疑点。
取数来源及范围:取合乎条件纳税人在统计时点往前推三个季度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数据。
其实,就是因为该公司连续(3个月及以上)卡着起征点金额开票,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人为进行调控的,大概率是为了少缴税,必然会引起税局的注意。
查看纳税人基础信息,核实其是不是真的存在法人办理多个公司、一址多户等情况,同时注意法人年龄及户籍地。
查看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核实其申报数据与发票开具数据是不是匹配,是不是真的存在减免税额、是不是满足减免条件,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业务特点关注其未开票收入申报情况。
核实纳税人取得发票情况,通过案头分析、实地核查等方式,核实其业务真实性,货物仓储、员工数量、工资发放,银行账户等情况。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公司,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缴纳公司所得税只有300*5%=15万。
但如果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01万,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就是301*25%=75.25万了。
也就是说,仅只是多出了1万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就要多交60.25万的企业所得税。
当年终奖在某个特定金额附近时,由于税率的变化,有几率会使个税负担的大幅增加。
根据《关于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3年第8号)文件延续到2027年12月份底,企业在职职工人数小于30人(含)的,免交残保金。
有销无进,还可能不予注销!也就是说,纳税人有销无进,申请注销不予受理,需要补充进销记录,提供成本进项发票以及情况说明等资料做审查。
公司存在大量的作废/红冲普票份数10份,比例占当期全部普票50%以上,或作废/红冲普票金额占当期全部正数普票金额50%以上,开具金额10万以上;满足任意一个条件,都容易作为异常企业预警。
政策中说的年销售额,指的是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销售额,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公历年度1-12月。
正是因为理解有误,每年都有很多小规模纳税人被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对于进项抵扣较少的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税收负担。
在同一地址注册多家小规模纳税人来开具发票,同一IP地址对外开具发票等等。
有一些刚成立的小规模纳税人,短时间内开具大量发票,且法人或负责人年龄偏大或户籍不在本地等等。
税局明确:达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需要记账;达不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需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
很多个体户,将零申报和不申报混淆。觉得自身符合零申报的情形,就可以不报税。
且,征管法的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依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很多人认为,没超过免征额不用交税就不用报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个体户销售额无论有没有超过月10万或季30万元的,都应当记账报税,只有申报了才能够轻松的享受免税的优惠政策!
重要提醒:小规模一定要合法经营,一定要保存好与开具发票相匹配的进货发票和与业务往来相关的合同、资金、运输凭证等必要资料备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